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政)近日,禁漫天堂 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赴浙江就“外向型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与新时代背景下转型发展研究”课题进行调研。实践队队员深入走访政府、企业与商户,开展调查研究。
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杭州开展调研,与萧山团区委书记杨芳、副书记章菲、主任沈钊梁进行了座谈。之后在萧山团区委的带领下,到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萧山园区开发区产业园进行调研。试验区运营管理企业——浙江速通天呈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王楠,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园区,并详细介绍了杭州市北跨境电商商务核心区内入驻的企业。参观后,团区委副书记章菲、王楠及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与实践队成员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在了解开发区及产业园主要情况后,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开发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交流。
之后,实践队来到了调研第二站,“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前往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访调研。从1982年用作简易摊位的第一代马路市场到今天完全现代化、商场化的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场历经六次易址七次扩建,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交易场所不断变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宏伟画卷,也见证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在调研中,实践队员们被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之多、商品种类之全以及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者所震撼,深刻感受到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专业化、国际化、便利化。在对伞具店、五金店等商户和前来购货的外商进行采访后队员们了解到,商贸城内商品主要销往国外,由于近年来工厂迁往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义乌的小商品仍然可以因其低廉的价格得到国内外顾客的青睐。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在义乌的调研,大家对义乌外向型经济的过去与未来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相信义乌这一享誉全球的商贸城市定会保持发展势头,在改革与创新中再创辉煌。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凭借“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为特点的温州。“温州模式”享誉全国,队员们赴温州博物馆和温州市规划展示中心进行参观,深入了解自1978年以来的温州历史,以及未来温商发展规划。之后前往黄龙商贸城(又称温州商贸城)进行采访调查,自1993年正式开业,其至今仍是市区内最大的商品集贸中心。在采访中得知不少店铺的销量近几年在逐渐减少,店家自身转型意愿较低、产品质量较差是主要原因。据了解,由于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市政府要求生产资料市场搬出核心城区等原因,黄龙商贸城正处告别之际:市场面积的20%已拆除,50%已有意向签约拆迁。
实践队成员赴温州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进行调查采访。该中心于2017年开业,意在打破温州现有批发市场低小散且缺乏推广的经营格局,促进温州鞋服轻工产业的全面升级换代。但据调查了解,大象城的不少商铺依然定位低端,走价格优势路线。虽然引入了阿里巴巴产业带平台,但真正利用线上平台促进发展的店铺少之又少。通过在温州的调研,真切感受到了温州中小企业明显的转型需要,但能否凭借自身转型升级以及差异化的发展突出重围,将是温州制造业面临的主要考验。
据悉,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加深了实践队员们对于改革开放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推动者的决心。之后将综合实践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撰写调研报告,做好成果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