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海丽 张智中)2023年6月5日-6日,美国犹他大学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终身教授,美国布朗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吴伏生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两场线下讲座。
第一场讲座题为《中英山水自然诗的意境》,由翻译系崔丽芳副教授主持。吴伏生教授以中英山水自然诗均把山水自然视为某种理念的体现与象征这一共同特征出发,对比中西方传统中描述与关照自然景观之异同。吴教授认为,在西方这一理念指宇宙规律与上帝或神的意志,而在中国传统中,这种哲理被认为是“融”“结”于大自然中,因此,中国山水诗人所追求的,是一种融入景物之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而在英国自然诗中,由于受到西方传统二元论思想的影响,自然景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表象,最终要被超越甚至扬弃,中英山水诗所呈现的不同哲理沉思构成了中英山水自然诗意境的总体风格。
第二场讲座以“From Scripture to Literature: Translations of the Shijing (The Book of Poetry) by James Legge and Arthur Waley”为题,由翻译系主任、中华诗词外译中心主任张智中教授主持。讲座重点探讨了理雅各与阿瑟·韦利的《诗经》翻译艺术,从两位译者所处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译者的不同身世,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文学的不同认识等因素出发,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两位译者汉诗翻译的理念、目的和策略的影响,认为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是源于译者特定的翻译目的,以期为读者带来不同的原诗形象,是国外译者对于文化“张力”的不同理解与处理方式,研究侧重于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视角下的语言、文学、文化以及艺术等问题。讲座结束后,吴伏生教授对两场讲座以及自己近期的学术研究做了进一步的总述,由张智中教授进行点评总结。与会师生就诗歌翻译、典籍翻译等主题展开了积极而深入的讨论。
两场讲座不仅就相关主题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激发了师生对诗歌翻译、典籍翻译等领域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